四川银行业资产规模等四大指标持续位列西部第一 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已放款超1600亿元

11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以下简称“四川金融监管局”)召开2024年新闻通气会,介绍了四川省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四川金融监管局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引领银行业保险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取得明显成效,全省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总体平稳。

截至10月末,全省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16.53万亿元、15.95万亿元、12.62万亿元、11.63万亿元,均持续位列全国第七,西部第一。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506.65亿元,居全国第六,赔付支出共计990.43亿元,同比增长20.2%。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8.7%

据介绍,四川金融监管局以四川省大力实施的“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为总抓手,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大力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两重”“两新”“智改数转”等重点领域。截至9月末,全省700个重点项目贷款余额超4500亿元,较年初增长10.8%,“险资入川”金额扩大至6207.83亿元。

四川金融监管局联合有关部门出台提升制造业贷款占比、支持四川新型工业化建设20项政策措施,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信贷计划,丰富信贷产品供给,着力提振融资需求,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质效。截至9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8983.04亿元,中长期贷款占比达56.7%,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同时,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根据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特点,建立完善区别于服务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体制机制以及保障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截至9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累计为1.9万户高新技术企业、1.6万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48.7%、16.1%。

近期,成都市获批实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四川金融监管局与成都市国资委、科技局等部门指导5家大型银行四川省分行迅速对接集团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目前已与相关主体就基金组建方案达成一致,基金设立后将进一步健全科技型企业“股债贷保租”全产品服务体系。

650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获授信近2000亿元

记者还从会上获悉,为助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四川金融监管局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成效,分批分类将相关住房开发项目纳入“白名单”,指导银行对名单内项目“应贷尽贷”,确保已授信项目投放率和项目建设进度相匹配,引导符合条件的项目“应纳尽纳”,支持续建类保交房等项目尽早修复成功后纳入。截至11月17日,新增322个项目纳入“白名单”,累计通过“白名单”对650个项目授信近2000亿元,放款超1600亿元,其中50%以上是民营企业,惠及购房者超60万户。

前置参与财金政策互动、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等政策制定工作;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动态更新四川银行业小微企业线上金融产品库信息;推广运用“民企首贷通”模式,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大力支持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据悉,四川金融监管局还聚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乡村全面振兴等热点难点,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化利率较上年下降44个基点;全省普惠型涉农贷款和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8.7%、34%;三大主粮承保面积3029.26万亩,为786.31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62.01亿元,赔款支出30.36亿元。

此外,在全省范围内开办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将原有地震灾种扩展至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提升基本保险金额,实行保费补贴。18个市(州)推出“惠民保”项目、覆盖超3200万人,6个城市落地定制型新型家财险,为超800万户次家庭提供风险保障。

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四川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三年方案、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健全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截至9月末,全省绿色金融贷款余额1.5万亿元,同比增长27.6%,环境污染责任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37.3亿元;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商业养老金、长期护理保险等业务试点有序推进;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

据介绍,下一步,四川金融监管局将用好存量政策,用足增量举措,继续跨前一步加强央地协同,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大重点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