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人的好奇心不能太重 苹果手表吸附实验引发热议
12月9日,网络上流传一则消息,称苹果手表能够牢牢地吸附在高铁窗玻璃上,并且难以取下。这一现象迅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模仿。
最初是一则帖子描述了某位用户无意间将苹果手表贴到了高铁窗户上的玻璃,随后发现手表似乎被“吸”住了,不易拔下。帖子火了之后,许多网友纷纷效仿,尝试用自己的苹果手表重复这一行为。一些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表示当他们试图用手表接触高铁窗玻璃时,手表确实像是粘住了一样,甚至有的人在多次尝试后仍无法轻易将手表从玻璃上移开。不过,也有不少用户报告说他们的手表并没有任何吸附效果,这引发了关于为什么有人的手表会贴上去而有人不会的问题。
记者进行了测试,发现在没有贴膜的情况下,其苹果手表并未与高铁窗玻璃产生吸附现象。咨询苹果官方客服得知,手表本身并不具备吸附功能,也不会和玻璃发生吸附反应。对于已经遇到问题的用户,客服建议一边旋转一边往下取下手表,或通过撕开贴膜的一角来减少吸附力。物理化学教授解释了所谓的“光胶现象”,即两个非常光滑的表面之间由于分子间的吸引力(范德华力)而紧密接触,导致分离困难。数码博主也分享了解决办法,强调不要用蛮力拉扯,以免损坏手表屏幕。
有网友表示,这些人的行为简直是在交“智商税”。苹果手表设计初衷是为了方便人们查看信息,而不是作为实验工具去测试奇怪的现象。这种盲目跟风的行为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对手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看到别人做了就跟着做,完全不顾后果,这是典型的猎奇心理作祟。现在的年轻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总是急于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结果却成了别人的笑柄。希望这次事件能给大家敲响警钟,以后做事前多想想是否合理、安全。
如果因为尝试这个实验而导致个人财产损失(如手表损坏),是否有权向相关方索赔呢?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只有在他人的违法行为直接导致你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你才有权要求赔偿。在此案例中,用户主动进行非正常使用产品的行为(即将手表贴于高铁窗玻璃),不属于正常的产品使用范畴,因此很难依据此法律条文向苹果公司或其他相关方提出索赔。换句话说,这种情况下造成的损失应由用户自行承担。